028 8653 2796
158 8100 9938
即日起,国洲文化推出绵阳党史百年大事记,为成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充实内容。
【安县秀水反帝抗捐游行集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安县秀水支部组织发动学校师生和社会进步青年,以三、五人一组,组成抗日宣传队,到雎水、沸水、乐兴、塔水、桑枣和秀水等地进行宣传,揭露日寇侵略东北三省的罪行,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军队。宣传持续几个月,在群众中有很大影响。1932年8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在《关于九一八纪念工作的决议》中,要求绵竹中心县委建立农民的反帝反日组织,举行示威游行,并派团省委书记苟永芳到安县加强领导。9月中旬,苟永芳和绵竹中心县委常委骆先光在安县秀水主持召开纪念九一八周年示威游行筹备会,成立示威游行总指挥部,由岳太华任总指挥,阴自强、谢全五任副总指挥。9月17日,安县特支组织党员在秀水赶印《共产党宣言》(节录)、《火把》等宣传材料,并张贴标语口号,为游行做准备。9月18日,安县特支委员、游行总指挥岳太华同骆先光在旱坝等地组织100多名农民向秀水进军,受到100多名秀水师生的欢迎。两支队伍汇合后,驻军一排长、地下党员苟朝荣也带领十几名爱国士兵加入游行队伍。在秀水南华宫由岳太华主持举行九一八周年纪念大会,会上通过农民减租抗债的提案,会后上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队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抗粮、抗租、抗税”等口号,持续两个多小时。
中共安县特支在总结九一八游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利用公开的辛亥革命胜利21周年纪念日,组织发动秀水地区农协会员、“苏红之友”成员以及秀水各校师生400余人,在秀水集会并进行抗粮、抗租、抗税的街头宣传活动。1932年“双十节”这天正值秀水逢场,赶场的农民和街上的居民、店员、公务员聚集在一起听师生的演讲。群众冲向秀水街上拥有几百亩土地的豪绅邓瑞廷家,要他答应给农民减押的合理要求。当群众要杀猪、捣仓,准备吃“大户”时,秀水区正曹尔曼一边派人暗地去县上通风报信,一边迅速调地方武装团队,配合正在秀水清乡的国民党二十九军营部,冲散集会的群众,当场逮捕23名地下党员和群众。嗣后,党组织出面,以绵竹王干青(中共党员)的名义,写信给安县的郑慕周,释放了被捕的党员和群众。
【孝泉兵变】
党的六大后,中共四川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发动兵变,开展农民运动,建立革命武装。1932年,中共绵竹中心县委为贯彻省委“创建川西北苏区、组织革命兵变、配合红军入川”的指示,策动孝泉兵变。
1928年8月,在国民党二十九军建立了中共川西北军支积极开展军运工作。1929年春,从国民党二十九军军事教导团第五期学生队毕业的王敬德(中共川西北军支党员)到二十九军二十六团任见习排长。他先后发展30多名士兵入党。1931年3月,建立中共二十六团军支,王敬德任书记。1931年,二十六团随师部换防于绵竹,省委将该团的军支组织关系转到中共绵竹中心县委。1932年5月,川军邓锡侯、田颂尧联军与刘文辉的军队在成都郊外发生毗河之战。10月,田颂尧调集8个旅作后继部队,从绵竹开往绵阳,准备赴成都参战。中共绵竹中心县委决定伺机发动兵变并向四川省委作报告,计划兵变后的部队番号改为“川西北工农红军”,开赴安县山区,创建川西北苏区。田颂尧下令将二十六团随第二混成旅调往德阳、绵竹两县所辖孝泉整肃,准备暗中消灭。第二混成旅到孝泉后,即对二十六团的三个营严加控制,派另两个团对二十六团形成包围之势。
1932年10月20日午后,兵变枪声打响,总指挥王敬德带领革命土兵兵分两路,冲向营门和延祚寺后院。兵变的三个多连在王敬德、赵炳贤率领下,打起“平民军第九军”旗号,从孝泉向安县方向开拔,进入安县山区。田颂尧调来追兵,在地方反动武装配合下阻击围剿,兵变队伍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于大石坝山区(现安州区高川乡)被迫解散,兵变失败。
孝泉兵变虽然失败了,但它宣传了党的主张,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同时打击了国民党军阀反动统治,对配合红军入川起了一定的作用。
【绵(竹)安(县)中心县委建立】
1933年11月27日,省委决定建立绵(竹)安(县)中心县委。
在绵竹、安县一带,1928年党领导的绵竹农民暴动失败后,安县处于白色恐怖之中。1929年1月15日,中共四川临时省委向中央报告,“安县特支五人,属绵竹指挥”。春末,杨朝熙离开安县去上海,安县特支失去联系。夏,上级党组织派地下党员张荣禄到安县,建立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安县青年反帝同盟会。1930年6月,中共绵竹县委书记张治到安县建立中共安昌支部,张荣禄任书记,受中共绵竹县委领导。同年秋,中共绵竹县委派党员翁国强到安县开展活动,建立秀水支部。1931年初,省委派曾海云到绵竹建立中心县委,辖绵竹、安县、彭县、什邡、罗江、彰明等县党组织。夏,绵竹中心县委常委骆先光到安县清理党团组织,开展农民运动。1932年5月,二十九军独立师二师六团军支书记王敬德到安县与骆先光会合,在旱坝建立安县特支。10月,绵竹中心县委领导二十六团军支发动孝泉兵变失败后,省委决定撤销绵竹中心县委,改为临时中心县委,辖区内有绵竹、安县、什邡、德阳、彭县等地组织,党员60人。
1933年2月,绵竹临时中心县委改组,把工作重点转移至安县,中心县委机关迁至安县晓坝。11月27日,按照中共四川省委8月会议决定,撤销绵竹临时中心县委,正式建立绵(竹)安(县)中心县委,书记马绍援,辖14个支部,60余名党员。1934年3月,省委派李晓南巡视绵安并帮助改造绵安中心县委,改造后的县委成员7人,书记翁廷方,省委巡视员李晓南在中心县委负实际责任。县委机关常驻早坝岳太华家。至此,安县境内共有党支部12个,党小组3个,党员116人。同时,在绵竹建立特支,岳太华任书记。1934年7月,国民党加紧清共,李晓南、翁廷方等先后被捕,岳太华转移川北参加红四方面军,绵安中心县委组织遭破坏。
【三台北区农民暴动】
1930年塔子山暴动失败后,张天汉等人在绵阳被捕入狱,他与绵阳日新小学被捕的共产党员冯希贤、教员李传玺等人越狱,逃出绵阳。张天汉于1931年5月回到三台,与邹风平接上关系,开始整理原来的群众组织。后经刘克谐介绍,中心县委书记鞠怀安批准他加入共产党。7月,恢复中共三台北区区委,张天汉任书记。区委恢复后放手做群众工作,推动工农运动,建立农会、工会组织。到1932年底,三台北区参加农会、工会组织的群众多达几千人,党、团和进步组织发展到柳池、塔山、会龙、苏河、刘营等乡,成为当时“三台的赤区”。
1932年秋,为迎接红军入川,中共四川省委派巡视员李绍华、省军委特派员黄天元等到三台北区指导工作,开展农民运动,发动农民抗粮、抗捐、抗债,组织武装斗争。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从陕南进入川北。27日,中共四川省委发出《反对军阀混战和拥护红军入川的总任务》通知。李绍华、黄天元与张天汉研究决定春节期间在柳池乡、黄泥井一带同时发动农民暴动,然后转入游击战争,逐步向盐亭方向扩大游击区,迎接红军入川。1933年1月23日,柳池乡团总刘公辅趁赶场,强迫农民缴纳二十九军预征三年的粮款,激起群众愤怒反抗。张天汉、李绍华乘机组织张家湾、胡家沟八、九百农民,携带刀矛扁担赶到柳池街上游行示威。刘被迫释放被扣押的人员。25日,当局逮捕李绍华、黄天元、张天汉、王光临。张天汉等4人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33年3月8日被敌人杀害在县城西门外牛头山下。农民暴动计划的另一个据点在苏河乡、黄泥井一带。在暴动前暴露行动计划,负责人郭良武被捕牺牲。1933年10月28日,党组织在会龙场一带动员组织党员和革命群众50余人到塔子山盐灶户家去夺取枪支等军用物资,因情报不实,未能夺取枪支,只缴获一些财物。第二天,敌人逮捕三台北区区委书记王化鹏、区委委员李天锡等4人。12月13日,王化鹏等4人被敌人杀害。
三台北区上述的一系列农民武装暴动,由于敌强我弱,加之准备工作不足,均以失败而告终。但革命的影响在不断扩大,群众的觉悟在不断提高,新的革命形势也在积极酝酿之中。
【盐亭保安大队兵变及工农前卫团的斗争】
1933年春,中共四川省委指示三台中心县委在二十九军防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抗债,组织兵变,实行游击战争,支援红军。
潼川(三台)中心县委遵照省委指示,派中心县委委员胡曼石前往盐亭,与盐亭党组织派入当地保安大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刘仰高、虞永清一起,策划盐亭县保安大队兵变,计划成立川北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并组建前敌委员会。兵变前,敌二十九军增派盐亭驻防兵力,地下党组织疑虑兵变已被敌发觉,敌我力量众寡悬殊,便未行动。之后,刘仰高择机策动敌一个机枪连,在奉命进攻红四方面军的前线,全部放下武器逃散。
1933年7月,盐亭党组织为配合川陕苏区斗争,在原有农民武装基础上组建游击队,由最初的14人逐步发展到300余人,成立了游击大队。10月,经过整顿游击队,以贫雇农积极分子为骨干组成有300余农民武装参加的工农前卫团,潼川(三台)中心县委书记汪克明任团长。工农前卫团以自制的镰刀斧头图案红旗为标志,打制刀、矛、梭镖等武器百余件,并组织军事训练,进行游击战争的教学和实地演习,让指战员了解对敌斗争中实地运用战略战术的基本知识。在工农前卫团的革命风暴影响下,盐亭各地农民也纷纷拿起武器开展斗争,全县农民武装发展到近千人。1934年,盐亭党组织领导的积极分子达到2000余人,分布在全县半数地区的20多个乡镇。以工农前卫团为主体的各地农民武装斗争,与封建军阀统治者反共“剿赤”的反革命暴行针锋相对,四面出击,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大显了群众声威。
【安县保卫团兵变】
1932年10月,孝泉兵变总指挥王敬德在兵变失败后,按中共四川省委安排,留在安县继续发动群众,筹建革命武装,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川西北苏区积累力量。四川省委先委派马绍援等人到绵竹中心县委加强党内工作和军事工作,后又委派谢春普前往安县沸水协助开展工作。党组织印发宣言,在安县雎水、旱坝、晓坝、沸水、塔水一带宣传红军、发动群众募捐支援红军,成立“农民减租互助会”“农民协会”“红军之友”“苏红之友”等组织。在秀水、河清一带党组织还领导学校的学生建立“读书队”“打狗队”“棒棒队”“儿童团”等,参与人数一度达到420余人。
1933年3月,中心县委在四川省委“捣乱国民党白匪的后方,发动游击战争,扩大四川苏区和红军”的指示下,成立游击小组和晓坝农民赤卫队。9月,省委派参加过南部升钟寺暴动的共产党员任秀全(女)和共青团员李梦痕(女)到安县协助工作。中心县委在省委“坚决发动三台、中江、绵安的游击战争”的指示下,决定策动安县保卫团兵变。
安县保卫团有三个大队、324人,第一大队驻守县城,其余大部分分驻在各场镇。中心县委决定派高桥党支部书记陈永安打入保卫团做策反工作,县城党支部书记李世隆打入县公安局向士兵进行革命宣传。9月15日晚,县委在高桥唐家梁子召开有80多人参加的党团员和农协会员、赤卫队员会议,由任秀全作关于筹建红军游击队、建立川西北根据地的动员讲话。10月,中心县委作出兵变计划,将兵变后的安县保卫团编为安县工农红军第一大队,地方民团编为安县工农红军第二大队,决定捣毁安县旧政权后,成立工农红军总部和地方苏维埃政府。筹备过程中,保卫团中的李孝全突然反水,出卖王敬德和陈永安。12日上午,当陈永安按李孝全的通知到月堂庵商谈兵变事宜时惨遭杀害。下午,王敬德被捕。次日,住在陈永安家的任秀全和陈永安的妻子以及部分农协会员也被捕。保卫团头目严加审问重刑拷打,王敬德宁死不屈,14日英勇就义于安县城关。至此,安县保卫团兵变失败。敌人在高桥一带大肆搜捕地下党员和农协会员、进步群众,后又破坏安县晓坝、雎水、沸水等地的地下党组织,逮捕绵安中心县委委员肖前恩,杀害游击小组成员、农协会员等,大肆抓捕革命群众。中心县委被迫从晓坝迁至秀水坚持斗争。
安县保卫团虽然失败,但也给敌人以打击,配合了川陕苏区的斗争,扩大了革命影响。(责编: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
联系人: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881009938
办公电话:028-86532796
QQ:3028683260
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28-86532796 15881009938 通讯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
Copyright 2014-2015 www.hswh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9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