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8653 2796
158 8100 9938
龙里县位于黔中腹地、苗岭山脉中段,曾是中组部发展党员工作重点联系县,现为全国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县、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联系县、2021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文化培训省外重要的学习点之一。近年来,龙里县探索实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个五”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设组织美、产业美、村庄美、行为美、生活美“五美”乡村,为示范带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一、“五建”联动聚合力
建优县级“指挥部”。按照“三个一”(建强一套体系、凝聚一股合力、探索一批措施)工作目标,成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县级领导联镇联村、县直部门结对帮村。强化“问题发现—督促整改—复核销项”闭环管理,倒逼各级部门履职尽责落实任务。
建强乡镇“作战室”。动态调整形成权责清单,梳理拟赋权事项,突出镇级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权限。推进便民服务站办理服务,标准化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和联络室,加快“一队多用”镇级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
建牢村级“桥头堡”。以“三能两创”(能开会、能议事、能管理,创文明典范、创组织先锋)为抓手,全覆盖设立党小组(党支部),健全完善“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推动县、镇(街道)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村(社区)党支部。全面推行“三员合一”,试点“提级监督”。
建实网格“前沿哨”。深化“三合三提四统”(组织合一、队伍合一、职责合一,教育培训提能、要素支撑提档、数字信息提速,一网统管、一网统防、一网统办、一网统营),推行网格“多网合一”。实行网格事项准入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工作统一入格、一体推进。
建稳前线“主力军”。用好用活“五支队伍”(乡镇干部、驻村干部、乡贤寨老、无职党员、致富带头人),推行“乡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管理体系,选取热心村级事务的党员群众担任联户长,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
二、“五治”融合提效能
政治同向。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四力”即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员按程序担任组(寨)管委主任、网格员、联户长、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确保各类村级组织依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章程,每年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
自治同步。探索“一核一约两榜两清单三议三管”自治路径,梳理制定村级小微权力和村级组织为民服务“两张清单”。
法治同行。聚焦乡村普法、法治惠民、队伍培育“三个环节”,组建镇级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选优配强“一村一警”警务力量、“一村一法律顾问”,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建立完善镇、村、组三级警民联调工作机制。积极创建申报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德治同心。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组建各类群众性自治组织和非项目化志愿服务队伍参与乡村治理。大力开展评比表彰。
智治同频。建成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依托平台终端,推广提质“四单”工作模式向农村延伸,健全镇街、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三、“五化”协同强根基
要素支撑体系化。构建“经费+人员+阵地+项目”四位一体保障体系。常态化组织“三官三师”、乡乡镇干部等人员力量下沉网格服务。规范设置党务政务服务分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站。
发展产业集群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
教育培训专业化。采取“五个一批”(业务培训一批、挂职锻炼一批、委托培养一批、学历提升一批、结对帮带一批)方式,对乡村网格治理人员开展培训指导。
示范创建标准化。按照“创建一个、带动一片、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实施创新课题领办机制,助力示范村(寨)创建。
督导考核常态化。用好提示单、反馈单、督办单“三张清单”,按照“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年考核”常态化开展乡村治理督导考核,县级统一将乡村治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内容,增加镇级对考核工作的话语权。把推进乡村治理实绩纳入各项考核重要内容。(责编: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
上一篇: 四川乡村振兴考察示范学习:青神“一领四微”乡村治理探索实践之路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培训中心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
联系人: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手机:15881009938
办公电话:028-86532796
QQ:3028683260
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028-86532796 15881009938 通讯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
Copyright 2014-2015 www.hswh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9779号